http://www.techbang.com/posts/7814-adv-test-squad-horizon-large-27-inch-screen-not
以往27吋螢幕常被當成桌面怪獸,因為占空間而讓使用者敬而遠之,不過最近一年來開始轉變,歸納原因有很多。但是最關鍵的一點,莫過於不到萬元的超低價位,比起以往都破萬起跳的價格,相較之下真的便宜許多,正是入手的好時機。一起來看27吋大螢幕到底有什麼魅力吧!
選27吋的好理由
在沒有桌面空間和預算限制的前提下,晉陞27吋機種有哪些好理由呢?雖然說大畫面就是爽,但關鍵並非只有可視範圍變大,液晶顯示面板規格牽動觀看舒適度,在其中扮演奧妙的角色。
現今面板以16:9比例為主流,據稱是最佳黃金比例,更獲得觀賞高畫質影片不會有上下黑邊的「傳說」加持。但事實上16:9看影片還是可能有黑邊,這比例的誕生,還是基於面板廠經濟切割的成本考量居多。無論真相如何,在經濟切割尺寸策略下,主流尺寸開始出現「點距縮水」的現象。
因為在相同解析度條件下,縮小點距雖然會讓可視面積變小,卻可能獲得更高的面板切割效率。反過來說,想要讓「視野擴增」,選購點距大或是16:10面板都是奢望,最經濟的方式仍是選購16:9大尺寸的面板。
點距小知識
點距(pixel pitch)是構成畫素(pixel)的基本單位,點距小能讓圖像表現較為細膩,然而卻會影響作業系統下顯示字體的大小。而將點距乘上解析度,就是面板的實際可視面積。
可視面積計算方式 可視寬度 點距 x 解析度(寬) 可視高度 點距 x 解析度(高) 可視面積 可視寬度 x可視高度
由於點距決定了觀看舒適性,以及視覺爽度,因此它相當重要。以24吋面板為例,16:10點距至少為0.270mm,可視面積(active area)在1679平方公分以上,實際尺寸約等於24.1吋。至於16:9面板,雖然0.276mm點距不輸人,但只有約1579平方公分的可視面積,硬是小了點。更遑論22吋的16:9面板,0.248點距相當細小,可視面積更只有1275平方公分左右,視力不是很好的朋友可是不容易駕馭的。
真24吋機種減少中
即便你認為點距、解析度差異無所謂,可選擇的「真」24吋機種也不多了。因為面板廠不再以取代24吋16:10面板為目標,選擇轉向力拱23吋、21.6吋,這類成本導向的尺寸。目前市面上標榜24吋的16:9機種,有許多面板為0.272mm點距,實際上只有23.6吋而已,視覺上又再小了一號。
現代人使用電腦的時間相當長,其中又以文書、上網等用途為主,遊戲、影片所佔時數其實較少,並不難體會到點距的奧妙與重要性。小編「大力」的提醒您,為了健康就別再虐待靈魂之窗了吧!感覺螢幕看起來很吃力,難不成視力退化了嗎?別擔心,也許只是點距的影響而已。
視空間挑選合適尺寸
由於24吋好貨不多,選擇跳升到27吋機種,雖然面板還是16:9比例,0.30起跳的點距卻能帶來約2005.6平方公分的可視面積。用尺寸來換取足夠的點距大小,儘管這個解決方案有點無奈的味道,卻不用再費力瞇眼盯著螢幕看,爽度也會是一等一。
不過一昧著重在提升尺寸,並不代表會獲得絕對的舒適性,這和面板可視範圍與觀看距離相關。點距夠大能降低眼睛吃力程度,但如果沒有和螢幕保持適當距離,眼球得疲於奔命轉動觀看畫面。因此挑選螢幕的時候,還得務實評估空間合適尺寸,才不會適得其反。
不過一昧著重在提升尺寸,並不代表會獲得絕對的舒適性,這和面板可視範圍與觀看距離相關。點距夠大能降低眼睛吃力程度,但如果沒有和螢幕保持適當距離,眼球得疲於奔命轉動觀看畫面。因此挑選螢幕的時候,還得務實評估空間合適尺寸,才不會適得其反。
▲逐一計算面板大小太麻煩,直接來看Wikipedia製作的示意圖,會比較容易看出差異。不過得留意,這並未將點距考量進來,實際面板大小會略有出入。(資料來源:Wikipedia)
心動不需理由
也許你認為反正衝著尺寸買就對了,那麼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27吋螢幕吧。1920 x 1080為當前27吋面板主流解析度,高達2K解析度的產品,量少而且價格高昂。由於解析度和21~24吋機種相同,並不需要砸錢連帶升級顯示卡,以解決解析度提高後遊戲畫面卡卡的窘境。
27吋較24吋多出約26%可視面積,同時開啟2份文件或程式視窗,雖然可顯示範圍不變,但是仗著面板可視面積大,觀看輕鬆度就是比24吋機種好。現在很多人的電腦身兼數職,工作影音娛樂全包,使用27吋螢幕在玩遊戲、看影片時,爽度可不只是相差26%而已。
點距大小示意圖
▲27吋、1920 x 1080
▲23吋、1920 x 1080
▲22吋、1680 x 1050
藉由翻拍螢幕畫面,來呈現點距與顯示字體間的關係式。22吋16:10面板的點距達0.28mm以上,獲得多數人公認舒適度佳,而27吋1920 x 1080面板,點距至少達0.31mm,舒適與爽度兼具。
便宜比爽度更重要
綜觀市場所有27吋TN產品,平均價格帶在7,500~10,000元之間。而不分尺寸真假的24吋機種則是4,500~7,500元,雖然27吋價位貴了50%以上,仍然比廣視角面板萬元起跳平實多了。
價格考量不是隨口說說而已,多花1~2倍錢購買廣視角機種,雖然有色彩豐富、可視角度等各方面的爽度,卻不見得實際。畢竟不是人人都在玩美術編輯、業餘級攝影,與其多花5,000、10,000元在螢幕上,還不如務實點把主機配備升一級、用好一點的周邊。
OSD決定功能性
既然TN面板機種不是以色彩表現為訴求,採購上還有什麼值得提的嗎?筆者認為,如果說面板與電路設計決定了螢幕8成表現,那獨缺的一角就是看OSD設計。我們無法改變面板類型,但是OSD會經常用到,可設定彈性也和色彩校正有關,因此值得將重點擺放在它的人機介面部分。
從日常應用面來看,現在Full HD等級螢幕普遍配置HDMI、DVI,以及D-sub等多種影像輸入介面,連接電腦以外的消費型裝置相當方便。面板上是否提供快速切換按鍵,又採用各輸入埠循序輪流選擇,或者是輸入埠清單自選,切換便利性不盡相同。
另外是已經相當普遍的情境模式,提到這項可能被視為雞肋的功能,是考量一般人不會有校色器,甚至連簡單的調整也沒試過。在現實中,選擇合適的情境功能,利用原廠調校設定組態來增加畫面效果,不失為一時的解決方案。
▲輸入埠快速切換,常見循序輪流和清單選擇2種設計,哪種設計最好,得視個人喜好而定。
▲動態對比普遍和情境模式強制整合在一起,必需在標準和sRGB以外模式才能開啟或關閉。
▲低價螢幕的色彩調整功能相當陽春,大多無法自選色溫K值、設定gamma,只能調整3原色。
▲EIZO、NEC之類高價位品牌機種,才會提供豐富的色彩設定選項,會比靠校色器修改色彩定義檔,更容易得到準確的校正結果。
LED不等於絕對薄型
這個標題看在廠商眼裡,可能很不是滋味,但真相卻是如此。LED背光源液晶面板的厚度,較傳統CCFL薄了幾mm是不爭的事實,因此成為各家廠商強打的重點。然而一台螢幕的厚度,還有電路板與外殼機構設計等變數,並非光看面板類型、規格就能決定一雀。
▲超級比一比,雖然這2款螢幕厚度相差快一倍,卻都是貨真價實的LED背光源面板。
螢幕上下顏色不一?
另外有不少TN類型面板螢幕的使用者發現,螢幕上下的顏色並不一致,尤其在瀏覽網頁和照片,捲動畫面時最為明顯。難不成是買到面板色彩不均勻的地雷產品?那倒未必!在多數時候,這只是面板可視角度造成的視覺現象,並非顯示卡或螢幕故障,完全不需要緊張。
原理說來很簡單,當面板點距和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時,隨著偏差角度的增加,顏色反轉現象會更加明顯。因此當捲動畫面時,人眼所看到的影像色彩,就會出現顏色深淺度變化的差異感,斜角觀看的結果同樣如此。這和側面觀看螢幕的結果相同,面板的色彩從未改變過,就只是觀看視角產生的自然現象而已,。
▲經過翻過和印刷會折損效果,因此採用較為誇張的視角拍攝螢幕,以呈現顏色變化現象。
假定人眼和螢幕面板中央範圍等高時,越下面的畫面會呈現過亮,失去細節與色彩飽和度。至於上方畫面,越靠近面板邊緣的情況相反,亮度降低但飽合度相對提高,色彩看起來更為鮮艷飽滿。套用攝影概念來說,就是中間曝光值正常,上方曝亮光-1、下面+1那樣。
支撐臂高度也得講究
這種現象隨著面板尺寸加大,會更加容易察覺,大約到20吋就非常明顯。解決之道別無他法,就是儘可能讓眼睛和面板中心等高,並適當調整面板的傾、仰角度。這除了和座椅高度有關外,螢幕支撐臂是否能夠調整高度,面板下緣和桌面之間的距離也有影響。這樣就不難理解,筆者怎麼會無聊到量測面板高度,可不是梗缺很大!
不過遺憾的是,TN面板機種的螢幕支撐臂與底座,高過9成為固定式設計,並無法視需調整高度。這時候就只能想辦法從桌面、座椅高度,來調整出合適的觀看角度,才不會整個螢幕怎麼看,顏色都變來變去。雖然換用廣視角面板機種是終極解決之道,但基於價格的理由,筆者是不會輕易「買!」說出口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